淡水小龍蝦又名克氏螯蝦,蝦肉味細嫩,營養豐富,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,而脂肪含量較低,并含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,可食部分較高。淡水小龍蝦廣泛生活于淡水湖泊、河流、池塘、水溝及稻田等水域,底棲生物、浮游生物及各種水草均是適口餌料,在這些水域中生長良好。
解決蝦種的途徑,一是直接投放抱卵蝦,二是投放幼蝦。蝦種來源是到河流、溝渠、池塘、稻田等水域直接捕撈,或從市場購買。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放抱卵蝦40~60公斤,或幼蝦80~120公斤,按此標準,每667平方米成蝦產量可達400~600公斤。抱卵親蝦,4月份投放。
淡水小龍蝦為雜食性,喜食植物性飼料,為降低養殖成本,餌料投喂以植物性飼料為主,如新鮮水草、水花生、空心菜、麩皮、米糠,或半糊狀的大麥、小麥、蠶豆、水稻等作物的秸稈。有條件的投放一些動物性飼料,如打碎的螺螄、小雜魚和動物內臟等,會使其生長更快。如果餌料充足,幼蝦投放30~40天后,就可達到上市規格。
水質管理